樂活意象

Formosa宜蘭龍潭湖生態教室 「小小解說員親子營」活動


這次的活動是由龍潭湖生態教室志工主動發起,志工希望藉由親子營隊活動,將龍潭湖生態教室的理念推廣到親子家庭之間,未來能夠讓家長帶領小孩一起來進行環境教育,認識並且傳遞龍潭湖生態的美好,一起投入龍潭湖生態教室第二期志工。


志工們積極地安排事前籌備會議,透過線上會議討論課程規劃及分工,相約到生態教室盤點教材、討論課程內容以及至龍潭湖場勘路線,從中都可以感受到志工們的熱情以及用心,為了讓參與的學員們有所收穫,志工們無一不使出渾身解數、傾囊相授,也自己採集各式種子及準備教具,為的就是讓學員們能夠更親近自然、愛上自然生態,埋下環境教育的種子,讓學員發展愛護環境的行動。


鳥、植物、圓吻鯝魚知多少?三大關卡讓學員受益良多

首先志工透過團康活動讓學員們彼此熟悉、熱絡起來,再分為三組來進行活動,上午安排了三大關卡讓學員們輪流完成,三大關卡分為鳥、植物和圓吻鯝魚,鳥類關卡使用繪本及圖卡,讓學員們對鳥類有基本的認識,透過鳥的嘴巴、腳爪型態,了解不同鳥類的生活環境、習慣及飲食,搭配學習單加深學習記憶,志工還帶了自己的寵物「和尚鸚鵡」,讓學員們就近觀察,可愛的鸚鵡讓學員們看得目不轉睛,十分專注。


植物關卡則是由志工們準備許多不一樣的種子,讓學員們可以直接觀察實物,實際觸摸、感受種子的質地,透過五感體驗加強記憶連結,而由志工解說種子的傳播方式,有依靠風傳播的,也有仰賴水漂的等,不同傳播方式的種子長相大相逕庭,並以圖卡輔助介紹龍潭湖周遭常見的植物,只見學員們圍繞著桌子,睜大眼睛仔細盯著桌面上擺放的各式種子,細細聆聽志工們的教學。


來到最後一關,龍潭湖的特色魚類,也就是台灣原生魚類的圓吻鯝魚,志工們準備了影片、小遊戲,來讓學員認識平常躲在龍潭湖底下的圓吻鯝魚,學員們踴躍回答問題,也很專注了解圓吻鯝魚的特徵、習性,還有著名的端午節洄游產卵,更重要的是,要如何好好保護這個越來越稀少的魚類,讓環境素養從小扎根。


三個學習關卡都完成的學員,就可以獲得小小玻璃瓶,將每完成一個關卡取得的種子放進瓶中,總共有三顆種子:小實孔雀豆、薏苡、大頭茶,讓學員將這些種子帶回家中珍藏、紀念,也象徵著這次活動的種子在學員心中慢慢萌芽。


寓教於樂小遊戲,出發龍潭湖實地觀察

下午志工帶領學員們進行小遊戲,請學員們每組排成一列,比賽從排頭護送氣球到排尾,將氣球比擬圓吻鯝魚,請大家溫柔用心地傳遞氣球,不可以用手拿,可以用身體任何部位傳遞,考驗組員的默契,傳遞的過程學員們都很興奮,覺得有趣,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,讓大家懂得珍惜、愛護生物。


出發前往龍潭湖之前,讓學員們先在教室一起跟著影片唱起童謠「白鷺鷥」,增添親子營的活力及童趣,幸好連綿的雨勢暫時止住了,逮到這個空檔,馬上將學員們帶出教室,進行戶外課程,直接走到湖邊觀賞真實的鳥,教材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,學員們都很是興奮,邊指著夜鷺、花嘴鴨、紅冠水雞,一一指認,讓志工們也很有成就感,可惜天空又開始飄起了雨,只能讓孩子們回到教室內,結束短暫的環湖課程。


小小解說員成果發表,吸睛表現風靡全場

為了緊接登場的成果發表,小組們各自帶開,選定要發表的主題後,就與志工們發想、討論和彩排,分工合作將解說做出最好的呈現,龍潭湖生態教室的各個角落,傳來此起彼落孩童的聲音,選擇鳥類的小組透過畫海報的方式呈現,植物組則是透過圖卡介紹穗花棋盤腳,而圓吻鯝魚組除了解說之外,還帶了畫畫認識圓吻鯝魚及小遊戲,跟全場一起互動,也帶著家長一起遊戲。


在正式成果發表前,讓學員們認識解說禮儀,包含站姿儀態、自我介紹以及結語,雖然學員們小小年紀,卻也是學得有模有樣,正式發表時,活潑大方地表現讓家長們十分驚喜,各個都拿著手機全程錄影,深怕漏了精彩片段,完成了這次的小小解說,學員們獲頒結訓證書,以及志工精心準備的小小解說員吊飾,讓參與本次小小解說員親子營的小朋友們滿載而歸,離去前還不忘念著下次還想再來。


這次的「小小解說員親子營」活動圓滿落幕,靠著志工們同心協力合作才得以順利推進,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,有了這次的活動經驗,志工們十分有信心地討論著等到暑假可以擴大辦理,招收更多學員、安排更多課程,而夥伴們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充實自己,讓下一次的小小解說員親子營可以有更多元的課程和活動,同時也很感謝企業陪伴他們一起籌備,給予他們支持,希望可以把龍潭湖生態教室的好讓更多人知道。

back

姓名

電話

email

單位

問題內容

S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