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境永續&友善土地
台塑企業創辦人有感於現今垃圾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,急需尋求解決的方法,特於 1999 年6月成立「台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,並於2000 年8 月在麥寮建立一個實驗性的廚餘堆肥的工廠。

積極提倡將會發臭腐爛的有機廢棄物,像廚餘,先加以分類處理;經過這樣的分類後,剩下的無機垃圾就不會再被污染,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加以收集、分類、回收再利用。對於有機廢棄物,我們可以把它轉製成有機質肥料,再利用以回歸土壤,解決多年來土壤酸化及固化問題;至於無機垃圾,我們可以將它加工後再製作成各種生活必需品。如此一來,民生垃圾問題就自然消除,而且資源的回收再使用,對於消耗殆盡的地球資源,應該有所幫助。

2005年更是成立了楊梅有機農場,專門生產有機蔬菜,使用回收再製的有機肥料,徹底落實創辦人「環境永續」、「友善土地」之理念,長年推廣有機種植。
創辦人投資上百億元,建立廚餘回收體系,其最重要的目的,是要解決土壤酸化的問題。他認為,台灣農民習慣使用化學肥料,這些化肥撒在土裡,三分之一被作物吸收,三分之一經由地下水流進河川,三分之一存在土壤造成土壤酸化、固化,因此若能倡導廚餘有機栽種,可一舉解決廚餘汙染、土壤酸化和民眾健康的問題,好處多多。

當時面積廣達三十九公頃的楊梅廠,即規劃為有機農場及廚餘處理廠;從廚餘回收、有機肥料到有機蔬果形成一貫化的體系,「台塑牌」有機肥料和「台塑牌」有機蔬果陸續上市。
王永慶創辦人語重心長地說:「廚餘回收事業,只要能做到零掩埋、零焚化,不賺錢都沒關係。」讓台灣重新恢復山明水秀,是王永慶創辦人最大的夢想,而他一手擘畫的廚餘回收體系,在政府和台塑通力合作下,蓄勢待發,創辦人心頭的夢想也往前邁進了一大步。